分享到:

如何打造特色产业园区?看看一线城市产业园的发展经验!

发布时间:2024-09-23 发布在:集团资讯 发布于:7月前
如今,打造特色产业园区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而一线城市作为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其产业园区的成功经验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今天,我们就来探寻一线城市产业园的发展之路,总结特色产业园区的成功密码!

广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20多年来紧抓发展机遇,成为中国经济活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国际化水平领先的区域之一,在打造市营商环境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广州市宜商兴业,堪称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标杆城市。

(图片来源于网络)

根据数据显示,广州市曾在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中,连续两年排名位居全国前列、全部18个指标获评全国标杆。2023年广州市实有经营主体 339.97万户,2023年广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1.3 万家,新增上市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占比超 50% ,总市值约2.8 万亿。 《信息来源:广东赛迪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营商环境是产业园区吸引企业入驻和提升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分析广州的营商环境,其特点在于以法治思维引领深化改革,构建系统营商环境制度体系,建设完备的地方制度体系,推出数百项改革举措,并且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强化产权保护等;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深化全链条改革创新在企业开办、获取经营场所、纳税、政府采购、办理破产等领域,探索简政放权、流程再造、信息共享,有效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优化产业要素供给构建“宜商兴业”营商环境重点围绕土地、劳动力、 资本、技术等要素,在土地空间供应、人才服务、金融产品和服务、技术审批和服务等方面探索实施首创新、差异化改革举措。此外,还有加强企业信用建设,创新企业信用服务应用场景,加速数字化全面转型,推动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拥有优质营商环境的基础上,广州以产业园区为抓手,推动城市实体经济能级提升。以价值创新园区为例,广州的价值创新园区是应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与生物医药三大新兴产业发展而提出的的新型产业园区。其内涵为以创新、人才、集约为导向的世界级高端产业发展平台,有三大亮点为相关园区提供借鉴。

(图片来源于网络)

(1)明确主导产业,定区位选址要求

在规划之初,园区对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与生物医药三类产业的发展需求,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产业细分领域,明确相应的产业发展需求与企业招商要求,并将园区分为生产性服务业主导、科研主导与生产主导三类,从区位、交通条件、环境要素与邻避要素四个方面提出了选址要求,为园区的产业发展提供指引。

(图片来源于网络)

(2)建设以人才和产业为导向的设施配套

进行定制化的服务设施配置。具体涉及四个方面:一是面向人才需求,打造生活服务配套,包含医院、学校、综合服务中心及若干其他生活服务设施;二是面向高端产业需求,打造生产服务配套,包含贴身金融管理、技术孵化中心及企业展示平台等;三是明确智慧化基础设施设置要求,包括智慧交通系统、智慧行政系统等;四是构建面向人才住房的租赁住房体系。

(图片来源于网络)

(3)打造节约集约的用地布局模式

在集约节约用地方面,提出了“产城融合”发展的用地布局模式要求,细化了开发强度的管控要求并形成具体的规划指标与导则,以指导具体园区的开发建设。

(图片来源于网络)

总结其发展经验,我们可以明确了解,打造特色产业园区,构筑优质的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而在此基础之上,产业园要重点注意园区的特色化、品质化、集约化。

(长沙屿鸟瞰图)

(1)特色化:精准化差异化定位主导产业,构建完善产业生态圈。整合产业发展方向、以及产业资源选址,并在园区合理布局产业链的大中小企业及上下游环节,打造主题鲜明、特色彰显、协调发展的产业园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长沙屿效果图)

(2)品质化:提升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品质。提升专业化配套,推进园区专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营,统筹完善园区商业、教育、医疗、文体娱乐等品质化生活设施,更好吸引人才聚集服务产业发展。探索构建能解决企业发展问题的园区服务体系。

(长沙屿效果图)

2集约化:高效利用园区产业空间,促进产城融合。科学规划园区用地布局,强化土地资源倾斜力度,推进以产出为导向的土地资源配置,同时,要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长沙屿效果图)

特色产业园区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我们期待在未来的道路上,有更多产业园区能汲取成功产业园的经验,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创新发展模式,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0731-85158777

地址:长沙市雨花区韶山南路与环保大道交汇处(省国税局旁)

湘ICP备180139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