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生态产城标杆
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与区域布局持续调整。根据赛迪研究院发布的信息显示,区域制造业新旧动能正加快转换,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聊聊,我国区域制造业布局的变化、应对策略以及长沙制造业的发展。
据了解,赛迪研究院对比分析了2012年以来近30个省级行政区产业结构变化的情况后发现,我国区域制造业布局呈现五方面的变化。第一,规模变化方面,多数省份出现增长的行业多于下降的行业,不少地区纺织服装、家具等传统行业规模变小,电子信息、机械设备等重点行业涨幅较大;第二,占全国比重方面,16个省份占全国比重上升的行业多于下降的行业,纺织服装、建材等传统行业区域间涨跌尤为明显。
第三,占本地工业比重方面,电子信息、医药、有色占本省比重上升的省份数量分别达到26个、21个、21个;第四,区域集中度方面,9个省份拥有28个占全国比重超10%的行业,区域布局总体呈现“二八”分布;第五,行业集中度方面,11 个省份最大的三个行业合计占比有所提升,新旧动能转换明显。当前,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节点,如何在新起点找到新赛道与新动能,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推进和拓展,也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图片来源于网络)
传统产业是实体经济的基本盘,让更多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基本盘才能迸发出更强劲的动能,而想要促进新旧动能加速转换,需要用数智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区域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增效。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是要充分发挥大规模设备更新相关支持政策,加快修订一批技术、安全、能耗、排放等关键核心国家标准,强化制度约束和标准引领,加大对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推动传统行业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生成式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改造提升,加快塑造传统产业发展新优势。二是优化产业区域布局,加强产业指导与调控,加强产能监管信息归集共享,避免产能较大传统产业盲目集中上马,提高部分产业集中度,引导各地注重质量发展和效率提升。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为发展产业的主阵地之一,长沙向“新”而行,以“质”取胜,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加快培育新动能新优势,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比如,雨花经开区一手推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一手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为科技创新保驾护航。通过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得到充分释放。
(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统计,上半年,雨花经开区挂牌知识产权驻企工作站8家,指导21家中小企业申报专利产业化;依托比亚迪三大研究院、可孚三大研究院,加速企业科技成果孵化。日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湖南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到2026年全省智能算力达到3600PFlops、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等目标,并部署了加强基础支撑、突破关键技术、发展智能产品、纵深推进“智赋万企”行动四个方面共14项重点任务。可以预见,创新技术赋能转型升级的进程将进一步加快。
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是一场深刻的产业变革,长沙制造业正以坚实的步伐在这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道路上奋勇前行,未来将继续肩挑使命,蹄疾步稳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地址:长沙市雨花区韶山南路与环保大道交汇处(省国税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