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低空经济”制空权”争夺战里,长沙凭什么“杀出重围”?

发布时间:2025-03-20 发布在:行业资讯, 资讯 发布于:1月前

站在低空经济的新风口上,长沙这座“不靠海不沿边”的内陆城市,竟然作为全国首个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的“核心承载区”,硬生生在低空经济版图上撕开一道口子,这究竟是为什么?现在发展如何?下一步又将如何布局?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聊聊。

低空经济的崛起,离不开顶层设计的强力支撑。2021年,湖南成为全国首个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省份,长沙率先探索“默认开放、通告关闭”的空域使用机制,将无人机飞行审批时间从15天压缩至2-3天。2024年,《长沙市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出台,也提出“三步走”目标。

(图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政策“组合拳”下,长沙各产业园区因地制宜,重构产业地图:2024 年,长沙自贸临空区集聚120余家低空经济企业,形成“研发 - 测试 - 应用”全链条;雨花经开区锚定“AI + 低空”细分赛道;长沙千亿级汽车产业与先进能源产业双重赋能 ——eVTOL 飞行器70% 的零部件与新能源汽车通用。此外,长沙与铁塔公司合作,利用全省基站资源构建“机塔联动”的感知体系,为空域数字化监管提供技术底座。政策破局与基建先行,为低空经济扫清了“起飞障碍”。

(图片来源于网络)

政策不是开绿灯,而是造引擎,低空经济也不是单一产业,而是制造业、信息技术、服务业的立体融合。长沙的低空经济产业链,以“硬科技”为根基,覆盖上游材料、中游制造、下游应用全环节。企查猫查询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长沙市无人机相关企业达到60家,航空材料相关企业达到90家,传感器相关企业达到121家,雷达相关企业达到64家。(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图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资金与技术的“双轮驱动”也在加速产业聚合,据不完全统计,全市低空经济领域融资事件频发,头部企业融资总额突破6亿元,为技术研发、适航认证及场景落地提供持续动能。技术层面,长沙依托头部企业如亿航智能、山河科技等在eVTOL研发和适航认证上的突破,以及中南大学、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的产学研协同,推动核心技术创新;同时,空天信息技术、低空智联网平台、AI无人机即时配送等场景的应用,加速了技术商业化闭环。从“单点突破”到“生态共赢”,长沙正打造低空经济的“星城样本”。

(资料来源:通用机场信息平台 前瞻产业研究院)

低空经济的终极价值在于场景落地。长沙以“应用为王”为理念,开辟了四大核心场景:第一,农业变革:植保无人机实现 3 小时完成 500 亩农田作业,单架次作业成本仅为人工的40%-50%(据湖南植保无人机技术有限公司数据)。第二,医疗急救:无人机10分钟跨区运送检测样本,开辟“空中生命通道”,较传统地面运输(24-30 分钟)效率提140%-275%。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三,城市治理:全市建成18个消防无人机机场,截至 2024 年 12 月,累计执行 1362 架次任务(飞行里程 5319 公里),应用于火灾侦查、山岳救援等场景。第四,物流创新:智航飞购打造 "无人机 + 物流" 生态,已实现生鲜配送、景区物资运输常态化运营。长沙的实践证明,低空经济绝非“空中楼阁”,而是能切实提升民生效率的“生产力工具”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地面到低空,长沙用三年时间完成了一场静默的产业革命。当其他城市还在为"抢人""抢地"鏖战时,长沙已悄然在第三维度构筑起新的竞争优势,低空经济的"振翅高飞",或将成为中国城市转型升级的经典样本。

0731-85158777

地址:长沙市雨花区韶山南路与环保大道交汇处(省国税局旁)

湘ICP备18013952号